要完成全年去产能目标,下半年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发狠劲。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来看,有多方面体现:1、产业结构继续改善。4、政策性让利贡献增加。
百元营业收入支付税费9.8元,同比增加0.5元。国企改革也将进入由设计到施工的攻坚阶段。5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5.1%。如果考虑政策性降价让利因素,中央企业16月整体效益增速将超过10%。分类改革扎实起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提出了中央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方案。
上半年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3.5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4.7个百分点,自2016年2月份以来逐月收窄。比较来看,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私营企业比较起来,其灵活度和及时性都要更差一些。因为,这方面面临的风险不只限于传统领域,还包括生态环保、经济金融、网络安全等多种非传统风险,这些风险具有系统联动性。
翟崑也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好风险评估与应对非常重要。他认为,在机制上,需实施统筹外交,综合施策,带动和强化国内各部门间的协调,发挥政府和民间的作用,创新治理体系。一带一路上的各种成功尝试是中国很重要的收获,它的后续效应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进一步显现,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为生动复杂的国际关系现象之一,翟崑说。他指出,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其建设与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深刻调整转型期重叠交织。
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实施,顺应了国内外发展大势,因而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取得各项成果。翟崑认为,加强风险评估研究可以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笼统到具体、从区域到国别、从形势到个案、从行业到项目、从数据单一到大数据支持的趋势推进。
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刺激了中国的风险研究,一些风险公司也应运而生。翟崑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三年时间,已在金融合作、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进展,并启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原则上,既要有整体的远景规划,又要有动态和阶段性的形势分析、风险管理和效果评估,力求每一步都恰当合理。翟崑认为,应对和解决多重风险,须逐渐改变观念,尝试建立一种以发展为导向的综合治理模式,如发展+环保发展+教育发展+人文等,形成多个经济发展+传统领域的双轮驱动模式。
他说,在全球互联互通时代,创新外交方式显得至关重要。翟崑还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亟待加强内外政策沟通协调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47.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15.9万亿元,均为2012年的1.3倍。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6月30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援青,中央企业定点帮扶24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的42%。关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广大国有企业积极推进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目前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面超过80%,中央企业及子企业改制面超过90%,85家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已建立规范董事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等5家中央企业开展了落实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试点。
据肖亚庆介绍,2012年至2015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上缴税金15.4万亿元,中央企业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3386亿元,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国有股减转持充实社保基金累计2563.2亿元,占财政性净拨入的35.3%。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肖亚庆介绍,在加快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取消下放21项监管事项,宣布废止和失效33件规范性文件。此外,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目前,国企国资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配套政策不断完善,重大改革举措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国企国资改革确立了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政策体系。2012年至2015年,中央企业国有资产年均保值增值率为106%。重大改革举措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体现在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国企党建工作不断加强等多个方面。
中央企业从2012年底的115家调整至目前的106家,国有资本更多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集中,国有资产在军工、电信、民航、能源等重要领域占比达到90%以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9.2万亿元、所有者权益40.1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和1.4倍。
在探索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面,国资委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2家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24个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5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据肖亚庆介绍,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
中央企业从2012年底的115家调整至目前的106家,国有资本更多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集中,国有资产在军工、电信、民航、能源等重要领域占比达到90%以上。据肖亚庆介绍,2012年至2015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上缴税金15.4万亿元,中央企业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3386亿元,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国有股减转持充实社保基金累计2563.2亿元,占财政性净拨入的35.3%。
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国企国资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配套政策不断完善,重大改革举措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重大改革举措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体现在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国企党建工作不断加强等多个方面。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援青,中央企业定点帮扶24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的42%。
2012年至2015年,中央企业国有资产年均保值增值率为106%。据肖亚庆介绍,在加快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取消下放21项监管事项,宣布废止和失效33件规范性文件。
在探索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面,国资委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2家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24个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5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此外,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
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47.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15.9万亿元,均为2012年的1.3倍。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9.2万亿元、所有者权益40.1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和1.4倍。
关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广大国有企业积极推进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目前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面超过80%,中央企业及子企业改制面超过90%,85家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已建立规范董事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等5家中央企业开展了落实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试点。国企国资改革确立了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政策体系。据肖亚庆介绍,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6月30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此外,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还不到位,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仍存在管得过多过细问题,出资人监管定位不准、审批备案事项多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另外,报告也提及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违纪违法问题在一些领域和企业还比较突出。6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受国务院委托,就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报告。
肖亚庆指出,在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已出台了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有序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经营性国有资产尚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监管,还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也未落实到位。
© 1996 - 2019 番窠倒臼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小马鞍山